您的位置: 首页 >校园资讯> 详细内容

太湖实验小学:课题进课堂 美育展新篇

来源:太湖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:2025-06-18 08:36:51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近日太湖实验小学美术组开展“课题进课堂”研修活动,聚焦“走进生活:儿童跨学科学习空间改造研究”课题,以万静荷老师执教的《我做的鸟和家禽》一课为载体,探索美术教学与多学科融合的实践路径。此次活动通过课堂展示、评课研讨等环节,展现课题研究在美育领域的阶段性成果,为核心素养落地提供新范式。

静荷老师的课堂以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为大观念,打破学科壁垒,构建立体学习空间。教学从回顾学生“画鸟”经验切入,借助AI动态展示泥塑鸟,将信息技术与手工创作结合,激发探索欲。在“鸟形器物欣赏”环节,她串联新石器时代陶鹰尊、商代青铜鸮尊等中外文物,配合农耕文明中鸟类与节气的关联讲解,让学生在历史脉络中理解鸟类的文化寓意与生态价值,实现美术与历史、科学的自然融合。

造型实践环节则渗透数学与工程思维:通过“用几何图形概括鸟身结构”训练抽象能力,以“羽毛层次表现”任务引导材料探索(如泥条堆砌的结构力学应用)。小组讨论中,学生自发用“翅膀像扇形开合”等类比表达,展现跨学科迁移能力。课程最后以“加入爱鸟行动”为落点,将艺术创作与生态保护结合,引导学生从“创作者”转变为“理念传播者”,打通课堂与生活场域。

课后,美术组围绕课题目标展开评课。课题组成员何逸星老师指出:本课以“鸟”为核心意象,通过“文化认知—造型实践—理念传播”链条,将美术、历史、科学、信息技术编织进学习体验,尤其在“虚拟资源(AI鸟)与现实创作融合”“手工技法与数学几何思维联动”方面亮点突出,体现了“跨学科学习空间改造”的研究主旨。

最后,姚科花老师作专业点评与指导,她肯定本课“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”的设计理念,指出跨学科学习的本质是“为儿童创造联结世界的认知网络”。她建议美术组后续研究可聚焦两点:一是挖掘本土文化资源,增强课程的在地性;二是探索“课堂—校园—社区”三级空间联动,通过校园鸟类观察角、社区护鸟宣传等实践,将学习空间从教室延伸至真实社会场景,让课题研究更具生长力。

此次“课题进课堂”活动,既是美术组对“儿童跨学科学习空间改造”的阶段性成果展示,也是一次深耕课堂、聚焦核心素养的教研深耕。未来,美术组将继续以课题为引领,在美育实践中探索更多学科融合的可能,让每一节美术课都成为儿童发现美、创造美、传播美的窗口,为“双减”背景下的美育创新注入新动能。

文字:万静荷

b8607d9a8a474d02b534f270dbd85855.jpg

61c6c958fc7642e4bfd576ae4111b7dc.jpg

0bd5d8f7b1fc4cac8b9450f99c4e90de.jpg

097b989b3da54a9da441438aeeba5e73.jpg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